在新能源電池制造領域,鋰離子電池與鉛酸電池的生產流程高度依賴自動化系統的穩定與協同。隨著工業網絡技術的演進,PROFINET作為基于以太網的開放式標準,逐漸成為設備層主流協議,而較早投入使用的PROFIBUS DP仍在大量現有設備中運行。如何實現新舊協議的兼容與高效集成,成為許多制造企業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挑戰。PROFINET到PROFIBUS DP的轉換技術,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凸顯其重要性。
一、為什么電池制造需要協議轉換?
新能源電池產線通常由多個環節組成,包括電極制備、疊片/卷繞、注液、化成和檢測等。不同年代的設備往往采用不同的通信協議:較新的高精度控制系統(如視覺檢測設備或機器人控制器)多支持PROFINET,而許多底層執行單元(如電機驅動器、閥門控制器或傳統PLC)仍基于PROFIBUS DP運行。若無法實現協議互通,將導致信息孤島,輕則增加系統復雜度,重則引發生產中斷甚至數據不同步,影響電芯一致性和良品率。
以某鋰電企業新建產線為例,其涂布機和分切機為近年采購的PROFINET設備,而化成分容系統中的多臺充放電設備仍為十年前部署的PROFIBUS DP產品。直接替換所有老舊設備成本高昂且停產損失巨大,而通過部署PROFINET到PROFIBUS DP的網關設備,企業實現了兩類設備的無縫通信,避免了生產線“推倒重來”的投入。
二、技術實現與典型案例
PROFINET轉PROFIBUS DP的核心是協議轉換網關(或交換機)。這類設備作為網絡節點,在PROFINET端作為IO控制器,在PROFIBUS端作為主站,通過數據映射實現實時數據交換。在實際應用中,需注意拓撲設計、地址配置及實時性優化,尤其對于化成等對時序要求嚴格的工藝段。
某鉛酸電池廠在升級智能制造系統時,通過部署多臺PROFINET-PROFIBUS DP網關,將原基于PROFIBUS的巴登充電機和電壓內阻測試儀接入新建的PROFINET監控平臺。這一方案不僅實現了充放電過程的實時數據采集與閉環控制,還將設備聯網時間縮短了約30%,同時避免了因更換設備導致的生產停滯。
三、更廣闊的視角:平衡投資與創新
對電池制造企業而言,協議轉換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投資與管理策略的體現。在產能爬坡和技術迭代雙重要求下采用設備并不經濟。通過協議轉換,企業既保留了仍有價值的現有設備,也為逐步升級打下基礎。特別是在訂單波動較大的行業背景下,這種柔性集成能力可顯著增強生產系統的適應性與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轉換過程需注重網關設備的性能與可靠性。低質量的轉換可能帶來延遲、丟包等問題,影響實時控制精度。建議選擇符合標準的工業級網關,并在部署前進行充分的網絡負載測試。
總結
PROFINET與PROFIBUS DP的混合網絡結構在新能源電池制造中仍將長期存在。協議轉換技術為企業提供了了一條兼顧效率、成本與穩定性的可行路徑,既保護了現有設備投資,也支撐了產線智能化升級的平滑過渡。在未來,隨著時間敏感網絡(TSN)等新技術應用,模塊化、可擴展的互聯架構將進一步成為電池制造競爭力的重要基石。對于工程師而言,理解并靈活運用網絡轉換方案,是實現高效、可靠生產運營的關鍵能力之一。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