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鋰電池行業,環境適應性是決定產品性能、安全性與使用壽命的核心因素。恒溫恒濕試驗箱憑借 ±0.5℃的控溫精度與 20%-95% RH 的濕度調節范圍,成為貫穿鋰電池研發、生產、出廠全流程的關鍵測試設備,為行業質量管控提供精準環境模擬支持。 在電芯研發階段,該設備主要用于優化材料配方與工藝參數。通過模擬 - 40℃~85℃的溫度區間,可開展循環壽命與高低溫性能測試。例如,將電芯分別置于 25℃/50% RH 標準環境與 45℃/60% RH 高溫高濕環境下完成 500 次充放電循環,若高溫高濕環境下容量衰減超 15%,則需在電解液中添加抗水解添加劑;而在 - 30℃低溫測試中,需確保電芯放電容量不低于額定容量的 70%,60℃高溫充電無析鋰現象,這些數據直接指導電極材料與隔膜的選型優化。
進入模組生產環節,設備聚焦集成可靠性驗證。通過設定 - 20℃(4h)→常溫(2h)→60℃/90% RH(4h)→常溫(2h)的溫濕度循環曲線,連續運行 10 個周期,可檢測模組外殼密封性與端子耐腐蝕性,若出現開裂或氧化,需更換防水膠條或端子材質。同時,40℃/90% RH 環境下 14 天的濕熱儲存測試,能通過開路電壓變化(閾值 50mV)排查微短路風險,避免批量生產隱患。


在 pack 出廠階段,設備承擔終端安全考核重任。針對新能源汽車、儲能設備等應用場景,55℃/85% RH 環境下 24h 的高溫高濕充電測試,需實時監測 pack 溫度(不超 60℃)與狀態,防止鼓包漏液;模擬北方冬季的 - 25℃低溫放電測試,則要求 0.5C 倍率下放電容量不低于額定容量的 60%,保障終端設備續航穩定性。
如今,恒溫恒濕試驗箱正逐步與熱失控測試、防水防塵設備聯動,構建復合型測試體系,為鋰電池技術升級與新能源領域安全應用筑牢技術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