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檢測儀得益于PCR技術的高效擴增能力,即使在病毒載量極低的情況下也能準確檢出。同時,由于采用針對特定基因序列的設計引物和探針,非特異性反應的風險大大降低,確保了結果的高度可靠性;相較于傳統實驗室檢測方法,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許多型號可在30分鐘至一小時之內得出結果,非常適合緊急情況下的快速篩查需求。
非洲豬瘟檢測儀產生的數據直觀易懂,便于分析和解讀,有些具備便攜式特點,方便攜帶到現場使用;還有些設備支持多通道同時檢測多個樣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四通道非洲豬瘟檢測儀就可以一次性處理四個樣本,適用于大規模養殖環境下的批量篩查。廣泛應用于養殖場、屠宰場、檢驗檢疫單位等多個領域,對于預防和控制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非洲豬瘟檢測儀的測定步驟:
1.樣本采集
-選擇合適的樣本類型:常見的有血液、組織勻漿、口腔拭子等。例如,疑似感染發病豬只可采集抗凝血或病變組織的勻漿液;進行群體篩查時也可用口腔拭子采樣。
-規范操作采集過程:使用無菌且經過消毒的工具和方法進行采集,避免樣本受到外界污染,確保所采樣本能真實反映被檢對象的狀況。同時,要詳細記錄樣本的來源、編號等信息,便于后續追溯和管理。
2.樣本預處理
-提取核酸(針對基于PCR技術的檢測儀):如果是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的檢測儀,需要從采集到的樣本中提取病毒的核酸。一般先裂解細胞釋放病毒粒子,再通過離心、純化等步驟獲得高質量的DNA或RNA用于后續檢測。
-其他處理(視具體技術而定):對于一些非核酸檢測的技術,如免疫檢測技術中的快速免疫層析法,可能需要對樣本進行適當的稀釋、過濾等操作,以滿足檢測試劑的要求。
3.加樣與反應體系配置
-準確移取樣本和試劑:按照儀器說明書和檢測試劑盒的要求,用移液器準確量取處理好的樣本以及相應的緩沖液、引物、探針(如有)、酶等試劑加入到反應管中。注意不要產生氣泡,以免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混合均勻:輕輕震蕩或顛倒混勻反應體系,使各成分充分接觸,保證反應能夠順利進行。但要避免劇烈震動導致液體濺出或產生過多的泡沫。
4.上機檢測
-設置參數:根據所使用的檢測儀型號和檢測方法,在儀器的操作界面上設置合適的參數,包括反應溫度、時間、循環數(對于PCR類儀器)、激發光波長等。這些參數通常由儀器制造商提供參考范圍,用戶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優化。
-啟動檢測程序:將配置好的反應管放入儀器的反應模塊中,確認位置正確后啟動檢測程序。儀器會按照預設的程序自動運行,實時監測并記錄反應過程中的信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