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訪問更快捷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隨時掌握行業(yè)動態(tài)
網(wǎng)絡課堂 行業(yè)直播
一、檢驗目的
絕緣和護套的失重試驗是考核絕緣材料和護套材料熱老化性能的一種檢驗方法,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在其促使老化的氧、熱的條件下,材料的裂解或聚合,材料的個別組份的遷移和揮發(fā),而導致失去部分重量,久而久之失去機械性能、電氣性能,直至不能使用,因此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的產品均要作失重試驗。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有該試驗項目要求的聚氯乙烯絕緣電纜電線和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的護層失重試驗。
三、檢驗依據(jù)
GB/T 2951.32—2008/IEC 60811-3-2:2003及相關產品標準。
四、試驗設備及器具
1.老化箱:自然通風或壓力通風。如有爭議,采用自然式。
2.分析天平:感量0.1mg。
3.干燥器:使用硅膠或類似材料的干燥劑。
五、取樣及試樣設備
1.取樣:從電纜上取三段絕緣、護套試樣,每段長100mm,如果失重試驗與熱老化試驗的結合進行時,則可從熱老化試驗的試樣中取三個,每個絕緣線芯、護套取一組試件。
2.試樣制備:除按“啞鈴試件和管狀試件的制備”規(guī)定制備試件外,還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絕緣上的半導電層(若有的話)應采用機械方法而不用溶劑除去。
2)盡可能制取大啞鈴試件,如果絕緣線芯尺寸太小而不能制取大啞鈴試件,則可制取小啞鈴試件。啞鈴試件兩個表面應平行,其厚度為1.0±0.2mm。
3)對于內徑不超過12.5mm的試樣,只要絕緣內不粘附半導電層,可以用管狀試件代替啞鈴試件。
4)管狀試件兩端不應封閉,每個試件的總表面積應不小于5cm2。
5)管狀試件、啞鈴試件不要求加標記線。
6)雙芯扁平軟線線芯之間兩邊有凹槽,試驗時不應將絕緣線芯分開。
六、試驗步驟
1.將制備好的試件編號,測量厚度、外徑,計算試樣的揮發(fā)表面積。
1)管狀試件:表面積A=外表面積+內表面積+斷面面積
A=2∏(D–δ)×(L+δ)/100
式中:A—管狀試件表面積,以cm2為單位。
δ—試件平均厚度,mm。若δ≤0.4 mm,修約到兩位小數(shù),若δ>0.4 mm,則修約到一位小數(shù);
D—試件平均外徑,mm。若D≤2 mm,到兩位小數(shù),若D>2 mm,則到一位小數(shù);
L—試件長度,mm。到一位小數(shù)。
a.δ和D均按“絕緣厚度的測量”和“外形尺寸測量”的規(guī)定,在每個管狀試件端部切取的薄片上測得。
b.這個公式也適用于內表面鋸齒形狀的管狀試件。
C.雙芯扁平軟線揮發(fā)表面積的計算,可將其認為是兩個分開的管狀試件。
2)啞鈴試件:
小啞鈴試件A=624+(118 δ) / 100
大啞鈴試件A=1256+(180 δ) / 100
式中:A—啞鈴試件表面積,以cm2為單位。
δ—試件平均厚度,按“絕緣和護套老化前后拉力試驗“中的啞鈴厚度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以mm計,計到兩位小數(shù)。
2.將試件放在環(huán)境溫度下的干燥器中存放至少20h。每一試件從干燥器中取出后立即精 確地稱重,以mg計,精 確到一位小數(shù)。
3.下列產品的三個試件應按下述條件在大氣壓力下,根據(jù)標準規(guī)定的溫度和時間下保存。
a.組份明顯不同的材料不應在同一烘箱 內同時進行試驗。
b.試件應垂直懸掛于烘箱的中部,試樣之間的距離至少20mm。
c.試件所占體積應不超過烘箱體積0.5%。
4.熱處理完畢后,試件應重新放入環(huán)境溫度下的干燥器中存放24h,然后用分析天平再準確稱重每一試件,以mg計,精 確到一位小數(shù)。
5.失重的計算:
每個試件的失重=試件的原始重量-試件熱處理后的重量/揮發(fā)表面積
— 每個試件的失重單位為mg/cm2;
— 試件的原始重量以mg為單位;
— 試件熱處理后的重量以mg為單位。
七、試驗結果的評定
將取自3個試件的測量結果的中間值作為該絕緣或護套的失重,以mg/cm2為單位,所有產品的失重值不應超過2.0mg/cm2。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