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簡稱 ZEN)是鐮刀菌屬真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廣泛污染玉米、小麥、飼料等農產品,過量攝入會干擾動物生殖系統,甚至危害人體健康。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GB 2761-2022)明確規定玉米中 ZEN 限值為 60 μg/kg。真菌毒素檢測儀可實現 ZEN 的快速精準檢測,其性能核心取決于熒光定量免疫層析技術的應用與設備配置,關鍵信息如下:
一、真菌毒素檢測儀的檢測技術與原理
真菌毒素檢測儀檢測 ZEN 主要基于熒光定量免疫層析技術,該技術融合了免疫識別的特異性與熒光檢測的高靈敏度,是當前現場快速檢測的主流技術之一,具體原理與特性如下:
1. 熒光定量免疫層析法
這是檢測 ZEN 的核心技術(部分方法符合農業行業標準 NY/T 3861-2021),原理為:在檢測卡的硝酸纖維素膜上,ZEN 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固定于檢測線(T 線),熒光微球標記的 ZEN 抗原固定于結合墊。檢測時,樣品提取液中的 ZEN 與熒光標記抗原競爭結合 T 線的抗體,反應結束后,儀器通過激發光源(通常為 365nm 紫外光)照射檢測卡,讀取 T 線與質控線(C 線)的熒光強度比值,該比值與 ZEN 濃度呈負相關,通過內置標準曲線計算具體含量。
優勢:靈敏度高(檢出限低至 0.1 μg/kg)、檢測速度快(5-15 分鐘),無需復雜前處理,可定量分析;局限:易受高濃度雜質(如色素、蛋白)干擾,對高脂肪樣品適配性需優化;
2. 技術對比:與實驗室國標方法的差異
國標 GB 5009.209-2016 推薦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檢測ZEN,通過色譜柱分離與紫外檢測器定量,檢出限 0.5 μg/kg,準確性高但操作繁瑣(需固相萃取前處理,周期 2-3 小時)。熒光定量法雖在精度上略遜于 HPLC,但在現場快速定量場景中更具優勢,且部分設備經驗證可滿足日常檢測的準確性要求(回收率 80%-110%)。
二、真菌毒素檢測儀的設備分類與適用范圍
根據應用場景的便攜性與檢測需求,真菌毒素檢測儀可分為兩類,均針對 ZEN 檢測進行了專項適配:
1. 便攜式快速檢測設備
側重現場即時定量,核心優勢為移動性強、操作簡便,適合農產品收購、生產環節的快速篩查。
萊恩德LD-LZ2真菌毒素檢測儀:重量 12.7kg,配備7英寸觸摸屏,支持ZEN、黃曲a霉素等多毒素檢測,ZEN檢出限0.1 μg/kg,檢測時間10分鐘,適用于玉米收購站、飼料廠的現場原料抽檢。
安嶼LD-LZ2熒光讀數儀:搭配專用ZEN檢測卡,采用進口熒光微球,線性范圍0.5-50 μg/kg,支持數據存儲與導出,適合農貿市場、基層監管站對玉米、小麥的批量篩查。
海卓爾LD-LZ2熒光定量檢測儀:集成恒溫孵育功能(優化免疫反應效率),ZEN定量限0.2 μg/kg,可直接顯示濃度值,適用于食品小作坊的原料自檢。
三、真菌毒素檢測儀的操作流程與應用場景
1. 核心操作要點
樣品前處理:玉米、小麥等谷物樣品需粉碎過 40 目篩,取 2g 樣品加 10mL 甲醇 - 水溶液(7:3)渦旋提取 5 分鐘,離心取上清液,用 PBS 緩沖液稀釋后即可上樣(無需固相萃取,簡化版前處理依據 NY/T 3861-2021);飼料樣品需加正己烷除油后再提取,避免油脂干擾熒光信號。
儀器校準:新批次檢測卡使用前需用標準品(0、1、5、20、50 μg/kg ZEN 標準液)繪制標準曲線,設備內置校準程序,一鍵完成曲線擬合與保存;日常檢測前需用質控品(中濃度ZEN標準液)驗證準確性。
干擾消除:色素干擾可通過活性炭吸附去除,高蛋白樣品可加三氯a乙酸沉淀蛋白,檢測時確保樣品提取液pH在7.0-7.5 之間,避免影響抗原抗體反應。
2. 典型應用場景
農產品收購環節:玉米收購商使用便攜式熒光定量檢測儀,對每車玉米抽樣檢測,10分鐘內判定ZEN是否超標(≤60 μg/kg),避免不合格原料入庫。
飼料生產質控:飼料廠在玉米粕、麩皮等原料驗收時,采用快速檢測設備篩查ZEN含量,確保配合飼料中ZEN符合GB 13078.2-2021 限值(豬配合飼料≤500 μg/kg)。
基層監管抽檢:市場監管人員攜帶便攜設備對農貿市場的玉米制品(如玉米面條、玉米碴)進行現場檢測,陽性樣品送實驗室用 HPLC 確證,提高監管效率。
科研與風險監測:農業科研機構使用實驗室級設備,追蹤不同產區玉米的ZEN 污染動態,分析儲存條件(溫度、濕度)對毒素含量的影響,為污染防控提供數據支撐。
四、使用真菌毒素檢測儀的注意事項
1. 樣品前處理的規范性
樣品粉碎細度直接影響提取效率,過粗會導致ZEN提取不(結果偏低),過細易引入雜質(干擾檢測);提取時間需嚴格控制在5-8分鐘,過長可能導致熒光標記物降解。例如,檢測玉米粉時,需確保粉碎后90%樣品通過40目篩,提取渦旋速度≥3000 r/min。
2. 方法合規性與結果確證
熒光定量法可用于日常篩查與半定量分析,若需出具法律效力報告,需采用國標HPLC法(GB 5009.209-2016)確證;檢測結果接近限值(如50-70 μg/kg)時,需重復檢測3次,避免偶然誤差。
3. 設備與耗材維護
檢測卡需在2-8℃冷藏保存,開封后1小時內使用,避免熒光微球受潮失效;
儀器激發光源需定期校準(每3個月1次),確保熒光強度檢測精度;
檢測后及時清潔樣品倉,避免殘留提取液腐蝕光學部件。
4. 基質干擾防控
高脂肪樣品(如玉米胚芽油)需經正己烷萃取除油,再用甲醇提取ZEN;酸性樣品(如發酵玉米制品)需加氫氧化鈉調節pH至中性,防止抗體活性降低。
真菌毒素檢測儀可以精準檢測玉米赤霉烯酮成分,核心依托熒光定量免疫層析技術,兼具快速、靈敏、便攜的優勢,檢出限可低至 0.05 μg/kg,能滿足現場篩查與實驗室半定量需求。選擇設備時需結合檢測場景(現場 / 實驗室)、樣品基質(谷物 / 飼料 / 制品)及精度要求綜合考量,同時嚴格把控樣品前處理與儀器校準環節。日常應用中需參考NY/T 3861-2021 等技術標準,結合 GB 2761-2022 限值要求,為農產品安全與飼料質量管控提供高效技術支撐。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