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霜原因剖析
當試驗箱處于低溫高濕環境時,蒸發器表面溫度低于露點,空氣中水蒸氣極易在其表面凝結成霜。例如在進行低溫高濕(如 -5℃,90% RH)試驗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此外,高濕試驗后若直接轉入低溫階段,試驗箱內殘留水分會遇冷快速結冰。像一些電子產品在高濕老化后,緊接著進行低溫存儲模擬,若設備未做預處理,就易引發蒸發器結霜。同時,空氣循環系統故障,如蒸發器表面臟污,灰塵、油垢降低熱交換效率,導致局部溫度過低;風扇故障或濾網堵塞,使空氣流量不足,蒸發器無法充分吸熱,也會促使結霜。制冷系統異常,諸如制冷劑不足或泄漏,導致蒸發壓力降低,蒸發溫度降至冰點以下;膨脹閥故障,過量制冷劑進入蒸發器,使其吸熱過度,同樣是結霜誘因。另外,頻繁開關箱門,使外部濕空氣大量侵入;設備密封不良,工藝管未密封或長期閑置致使濕氣滲入,都會增加箱內水分含量,為結霜創造條件。、

避免結霜的措施
從溫濕度參數設置角度,要合理規劃,避免低溫高濕的不利組合運行。低溫運行時,適當提高設定溫度,降低結霜風險。在高濕試驗結束后,可先開啟除濕功能或靜置一段時間讓水分排出,待濕度降至 50% RH 以下,再啟動低溫程序。也可采用階梯式降溫,如每 10 分鐘降 5℃,避免溫度驟變。針對空氣循環系統,應定期清潔蒸發器表面,防止臟污堆積;檢查風扇運行狀況,及時更換故障風扇;定期清洗或更換濾網,保證空氣流通順暢。制冷系統方面,要定期檢查制冷劑壓力和含量,及時補充或修復泄漏處;確保膨脹閥工作正常,必要時進行校準或更換。日常操作中,減少開關箱門頻次,檢查設備密封情況,對工藝管等部位做好密封處理。
自動除霜功能解析


許多可程式恒溫恒濕試驗箱配備了自動除霜功能,以應對不可避免的結霜問題。常見的自動除霜方式有熱氣除霜和電加熱除霜。熱氣除霜是利用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氣體,引入蒸發器,使霜層受熱融化。這一過程通過四通閥等裝置切換制冷劑流向實現。電加熱除霜則是在蒸發器表面或附近安裝電加熱絲,當檢測到霜層達到一定厚度(通過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組合判斷),控制系統啟動電加熱絲,將霜融化。自動除霜功能一般可設置除霜周期,如每 8 - 12 小時除霜一次,不同設備可根據實際使用環境和運行狀況靈活調整。在除霜過程中,設備會暫停制冷,部分設備還會調整箱內空氣循環模式,確保除霜均勻高效,同時避免融化的霜水在箱內不合理積聚,影響后續試驗。自動除霜功能大大減輕了人工維護負擔,保障了設備在長期運行中的制冷效率和穩定性,為各類高精度試驗提供持續可靠的環境模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