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BK-XM4】山東博科儀器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
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與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民收益。然而,小麥吸漿蟲作為一種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的害蟲,長期困擾著小麥生產。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技手段在小麥吸漿蟲防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農業防控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賦能農業防控,首先體現在監測技術的革新上。傳統的小麥吸漿蟲監測主要依賴人工調查,這種方法不僅耗時費力,而且準確性難以保證。如今,借助遙感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我們可以實現對小麥吸漿蟲的實時、動態監測。通過在麥田中布置傳感器網絡,可以實時收集土壤濕度、溫度、光照等環境數據,結合小麥吸漿蟲的生活習性,分析其發生規律,為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除了監測技術,科技還在防治方法上帶來了創新。過去,農民往往采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這種方法雖然短期內有效,但長期使用容易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強,環境污染加劇。現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逐漸得到推廣。例如,利用天敵昆蟲控制小麥吸漿蟲數量,既環保又可持續;通過設置誘蟲燈、色板等物理手段,誘殺成蟲,減少蟲源基數。
科技還促進了防治決策的科學化。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我們可以對歷史監測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建立預測模型,提前預判小麥吸漿蟲的發生趨勢,為防治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通過智能決策系統,可以根據實時監測數據和預測結果,自動生成防治方案,指導農民科學防治。
在科技賦能農業防控的過程中,農民的角色也發生了轉變。他們不再是被動接受防治指導的對象,而是成為科技應用的主體。通過參加培訓、學習科技知識,農民逐漸掌握了現代防治技術,提高了自我防治能力。同時,科技服務組織、農業企業等也積極參與小麥吸漿蟲防治工作,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產品供應服務,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農民參與的防治格局。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