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燈管:自身性能異常是 “光斑不均” 的直接誘因
紫外線老化試驗箱的燈管是產(chǎn)生紫外線的核心部件,其材質(zhì)均勻性、使用壽命、安裝狀態(tài)直接影響光斑穩(wěn)定性,常見問題如下: 燈管使用超過額定壽命(通常為 1000-2000 小時,具體以設備型號為準)后,內(nèi)部汞蒸氣分布不均或燈絲損耗不均,會導致燈管發(fā)光強度下降且分布失衡,出現(xiàn) “局部亮斑” 或 “暗區(qū)”;若燈管生產(chǎn)時存在材質(zhì)缺陷(如石英玻璃管壁厚度不均),會導致紫外線穿透率不一致,同樣引發(fā)光斑不均。此類問題的典型特征是:光斑不均區(qū)域固定,且隨燈管使用時間延長逐漸加重,更換新燈管后光斑不均現(xiàn)象明顯改善。

紫外線老化試驗箱的燈管需固定在專用燈座上,若安裝時燈管與燈座接觸不良、燈管傾斜或未對準設備中心軸線,會導致紫外線發(fā)射方向偏移,樣品表面受光面積不一致。例如,燈管向一側傾斜時,靠近燈管的樣品區(qū)域輻照強度過高,遠離區(qū)域則過低,形成明顯的光斑差異。排查時可觀察燈管是否與燈座緊密貼合,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的傾斜。 再查反光板:反射功能失效是 “光斑不均” 的關鍵推手
紫外線老化試驗箱的反光板(多為鋁制或不銹鋼材質(zhì),表面經(jīng)拋光處理)安裝在燈管兩側或上方,作用是將燈管發(fā)射的散射紫外線反射到樣品表面,提升輻照均勻性。反光板故障導致光斑不均的情況主要有兩種:

長期使用后,紫外線老化試驗箱內(nèi)部的灰塵、樣品揮發(fā)物(如涂料小分子、塑料助劑)會附著在反光板表面,形成油污或灰塵層,降低反射效率;若設備內(nèi)膽濕度控制不當,反光板表面可能氧化生銹,形成 “黑斑”,導致局部反射功能失效。此時,反光板無法均勻反射紫外線,樣品表面會出現(xiàn) “反射弱區(qū)”(對應反光板污染 / 氧化區(qū)域),光斑呈現(xiàn) “明暗交錯” 狀態(tài)。用干凈抹布擦拭反光板表面后,若光斑不均程度減輕,即可確認是反光板污染問題。 反光板需保持平整且與燈管呈固定角度(通常為 45°-60°,根據(jù)設備設計確定),才能確保反射光線均勻覆蓋樣品。若紫外線老化試驗箱運輸或維護時碰撞反光板,導致其出現(xiàn)彎曲、凹陷等變形,或安裝時螺絲松動、角度偏移,會使反射光線聚焦在局部區(qū)域,形成 “強光點” 與 “弱光區(qū)”。例如,反光板凹陷處會導致光線散射,對應樣品區(qū)域光斑變暗;反光板角度偏移則會使光線集中在樣品邊緣,中心區(qū)域光斑變?nèi)酢?/span>
精準排查與解決:四步定位問題,恢復設備性能
針對紫外線老化試驗箱燈管 “光斑不均” 問題,可按以下步驟排查,高效解決問題:

開啟紫外線老化試驗箱,用肉眼觀察燈管發(fā)光狀態(tài)(是否有局部暗區(qū))及反光板表面(是否有明顯污染、氧化或變形),記錄光斑不均的具體區(qū)域,初步縮小故障范圍。
更換同型號新燈管(需符合設備額定功率與波長要求,如 UVA-340、UVB-313 等),開啟設備后觀察光斑是否恢復均勻。若光斑均勻,說明原燈管存在問題;若光斑仍不均,則排除燈管因素,聚焦反光板排查。
關閉設備電源并冷卻后,打開設備艙門,用蘸有酒精的干凈抹布擦拭反光板表面,去除油污與灰塵;同時檢查反光板是否變形、螺絲是否松動,若有變形需聯(lián)系設備廠家更換反光板,若螺絲松動則重新校準角度并緊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