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BK-WY1】山東博科儀器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
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地質安全始終是項目推進的核心考量因素。邊坡作為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坡體結構,其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游客生命安全與景區設施完整性。通過構建邊坡監測沉降及水平位移觀測表格體系,可實現對坡體動態變化的系統性追蹤,為旅游開發提供科學化的安全保障。
一、觀測表格的構建邏輯與數據維度
邊坡監測觀測表格需覆蓋沉降量、水平位移、位移速率、變形方向等核心參數,形成時空動態數據庫。以某山區景區為例,其表格設計包含以下維度:
監測點位編碼:按地理坐標劃分監測區域,如“A區-01”代表主游覽道東側第一個監測點;
時間序列:記錄每日監測數據,形成連續的時間曲線;
沉降量:采用水準儀測量地表垂直位移,精度達毫米級;
水平位移:通過全站儀或GNSS設備獲取X/Y軸方向位移數據;
環境參數:同步記錄降雨量、地下水位、溫度等關聯因素。
以四川某峽谷景區為例,其表格數據顯示,2023年雨季期間,某監測點水平位移速率從0.2mm/日突增至0.8mm/日,結合當日200mm降雨量數據,觸發黃色預警。工程團隊隨即采取坡面排水加固措施,避免潛在滑坡風險。
二、安全預警機制的實踐價值
觀測表格的核心價值在于構建“監測-分析-預警-響應”閉環體系。具體實施路徑包括:
閾值設定:根據巖土性質設定三級預警閾值。例如,砂質邊坡沉降速率閾值設為0.5mm/日,超過該值即啟動黃色預警;
趨勢分析:采用移動平均法識別位移加速趨勢。某濱海景區通過分析30日位移數據,發現某監測點水平位移呈指數增長,提前15天預測到局部塌方;
多源數據融合:將位移數據與地質雷達探測結果交叉驗證。在云南某石林景區,觀測表格顯示某區域沉降量異常,結合地質雷達掃描發現地下溶洞發育,及時調整游覽路線規劃。
三、旅游開發決策支持功能
觀測表格數據可為景區規劃提供量化依據:
設施布局優化:某高山景區根據5年位移監測數據,將原計劃建設的觀景臺遷移至位移穩定區,節省后期加固成本;
游客容量管控:通過位移速率與游客密度的相關性分析,制定動態限流方案。如某溶洞景區在位移速率超過0.3mm/日時,將單日游客量控制在設計容量的60%;
應急預案制定:基于位移突變情景模擬,設計多級響應流程。2024年某山區景區因連續暴雨導致位移速率激增,管理方依據表格數據啟動紅色預警,2小時內完成游客疏散,未發生人員傷亡。
四、長期維護與數據價值延伸
建立觀測表格長效維護機制至關重要:
設備校準:每季度對監測儀器進行精度驗證,確保數據可靠性;
數據庫更新:采用BIM技術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實現位移數據可視化呈現;
科研價值挖掘:某地質公園通過分析20年位移監測數據,揭示區域性地殼運動規律,為旅游地質科普提供素材。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