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訪談】8月13-15日,第33屆中國國際測量控制與
儀器儀表展覽會(原多國儀器儀表展)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火熱舉辦。展會期間,儀表網對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展開高端訪談,重慶市物聯網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謝昊飛接受采訪,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研究院在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及未來發展等方面的進展。
重慶市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謝昊飛接受儀表網采訪
聚焦核心領域 承擔國家級科研重任
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作為工業物聯網網絡化控制教育部的重點實驗室,是一家致力于 “有用科研” 與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機構,近年來在國家級科研項目中表現突出。謝昊飛介紹,研究院已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重大專項,包括IPV6無線傳感節點、工業無線芯片、工業現場無線配置等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為我國工業物聯網底層技術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研究方向上,研究院重點側重于工業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智能駕駛與網聯汽車領域、拓展生活科技與應用科技產品,推動技術成果向民生領域滲透,實現 “從工業到生活” 的全場景覆蓋。
攜創新成果參展 核心技術與產品引關注
此次展會,研究院帶來了多項技術突破與創新產品,展現了從核心芯片到終端應用的全鏈條成果。
在核心部件領域,研究院突破了工業無線時間同步、節能、自適應調度等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世界首款工業無線融合芯片CY2420,支持多協議融合射頻通信;在此基礎上升級的 “騰飛系列” SOC 芯片,進一步夯實了自主可控的技術根基。
除此之外,研究院基于自研芯片開發的工業控制交換機、網關及適配器等設備,可替代傳統有線連接,大幅提升工業場景的靈活性;其中,時間敏感性網絡(TSN)交換機更是實現了信息技術(IT)與操作技術(OT)的無縫融合,在辦公室就能遠程實時看到工廠運行狀態,有效降低生產偏差風險。
在生活科技領域,研究院也推出了基于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的新一代安防產品。該產品主要采用毫米波技術,可在人行出入口、公共交通站點等場景下,高效檢測人體攜帶的金屬及安全敏感物品,且對人體無傷害,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顯著提升安檢效率。
錨定戰略方向 持續注入行業活力
此次參展,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以扎實的技術積累與多元的應用成果,依托中國郵電事業與信息產業發展浪潮,在科教興國、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指引下,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已成為我國郵電通信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
展望未來,研究院將繼續緊跟政策導向與行業趨勢,以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為核心,持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既為行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也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重慶郵電大學展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