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9月17日,2025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在四川省德陽市開幕。會上,《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成果》正式發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敬茂明分領域發布了19項裝備攻關工程成果,涵蓋高端能源、航空航天、工業母機及醫療裝備等多個領域,全面體現了四川制造業的“硬核”競爭力。
據介紹,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自2023年啟動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3.9億元,支持50余家企業聯合20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單位,開展57項重大技術裝備攻關任務。預計將突破200項以上新技術,形成專利460余項,帶動研發投入超20億元,推動產業投資超1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突破400億元。截至目前,已有19項裝備完成研制。
在高端能源裝備領域,共有7項成果發布,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6項。其中,東方電機研制的500兆瓦沖擊式
水輪機組和300兆瓦變速抽蓄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沖擊式機組,填補了國內新型電力系統空白,為雅下水電工程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二重集團研制的620度超超臨界燃煤
發電機組高溫轉子鍛件,打破了國外長期技術壟斷。
航空航天裝備方面發布4項成果,突破8項關鍵技術。四川企業圍繞低空經濟與新能源航空持續發力,騰盾科創研制的大型雙發無人運輸機載重達到2噸,技術水平國際領先;沃飛長空開發的AE200型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已完成國內首次全尺寸傾轉過渡飛行試驗,預計2026年完成適航取證。
工業母機及醫療裝備領域共發布8項成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6項。普什寧江和杰創科技分別研制的五軸臥式加工中心與聯動加工中心,滿足航空航天關鍵部件高精度加工需求,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國機重裝開發的8萬噸模鍛壓機模具,構建了高效率、高性能的超大鍛模增材制造技術體系。
敬茂明在發布中指出,這些成果不僅在專題展區全面展示,更將通過政策支持和成果推廣“綠色通道”加速產業化。下一步,四川將把攻關成果納入《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軟件首版次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統籌技術改造、“智改數轉”等政策,推動更多成果從樣機走向批量應用,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貢獻更強的“四川力量”。
大會現場還同步舉行了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成果展,展出了多項重大技術成果,包括300兆瓦變速抽水蓄能機組轉輪模型、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沖擊式水電機組模型,以及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款成功完成全傾轉過渡飛行的eVTOL等。展區還劃分了高端能源、航空航天、醫療裝備等多個板塊,全面呈現了四川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的強勁實力與創新突破。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