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8月26日,山科智能(SZ 300897)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下降28.9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41.31萬元,同比下降48.3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1.94萬元,同比下降50.79%;基本每股收益0.15元。
山科智能以“水十條”、“智慧城市”和“節能減排”“人工智能”等相關國家發展規劃為導向,二十多年來保持著穩健發展,并在
智能水表計量和管網檢測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緊緊圍繞“工業互聯網+智能
傳感器及軟件+人工智能” 這一技術路線,致力于節能減排,積極探索水務場景AI 智能應用,滿足水務企業在安全運行、節能降耗、提質增效及惠民服務等方面的內在需求,發揮在智能傳感器、智能終端、平臺軟件等技術產品優勢,出色研制出各類穩定成熟的智慧水務產品。
山科智能成立二十多年以來,始終把“領引智慧水務新方向”作為使命,持續研究提升與水務行業相關產品,具備面向多元化應用場景的智慧水務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將“技術+場景+服務”的深度融合,通過持續創新和全鏈條布局,在智慧水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公司深耕水務行業二十多年,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公司重視技術創新,重視技術的開發與利用。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每年研發投入占比處于行業前列,以保持產品先進性。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將研發隊伍建設、技術人才培養、產品的產研結合放在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中。同時,公司引入全線自動化生產設備,建設智能工廠,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穩定性。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奉行“以客戶實際需求為導向”的研發思路。當前,公司已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公司核心技術基于圖像識別的計量表讀數機電轉換技術、厚膜電阻技術、動態密封技術、無線遠傳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電感式脈沖技術在小口徑水表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并應用于大口徑水表;公司在行業內首推的分體式結構、單元無線結構得到客戶的認可;公司的攝像無磁遠傳水表結合了攝像直讀遠傳水表與無磁遠傳水表的優點,采用攝像直讀+無磁脈沖兩大采樣方式,完美地進行了功能融合,它不僅可以分析實時水量,更可以定期核表;結合大數據分析的山科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的上線,為產品的后期維護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截至報告期末,共取得93項專利,其中17項發明專利,37項實用新型專利,39項外觀設計專利。獲得軟件著作權證書127項。技術優勢和創新思維將推動公司不斷發展,智慧水務企業研究院獲評為“浙江省企業研究院”,完成了 ISO/IEC17025 實驗室管理體系建設,整合原有流量檢定設備,建設了山科 CNAS 流量實驗室,并通過了國際軟件成熟度模型最高級別 CMMI5 級認證,軟件研發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未來公司將繼續進一步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先進產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