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道路巡查巡檢、橋梁檢測、輔助勘察、安全監管、應急處置、三維建模……”近年來,低空經濟作為新興領域正在蓬勃發展,低空經濟下的公路交通,也正以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的確定性、機遇性和未來性特征,成為創新和發展的沃土。
當前,低空經濟正從概念探索邁入了規模化落地的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發展,從宏觀層面和頂層設計上不斷作出戰略部署。對于轉型發展中的山西,低空經濟正成為產業規劃的關鍵詞,發展的工作思路也日益明晰。
山西交控集團作為山西省唯一的交通全產業鏈集團,聚焦主責主業,將發展低空經濟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的關鍵抓手,在公路項目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無人機巡檢等多方面已落地見效,此外該集團還聚焦低空經濟發展核心人才需求,創新性打造行業領先“1+3+N”階梯式培訓體系,形成了覆蓋全省的無人機人才培育與技術服務網絡。
低空經濟賦能公路領域智慧升級
發展低空經濟相關產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生動實踐,是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低空經濟“三分在天,七分在地”,地面部分與其他傳統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相結合,為公路交通行業帶來更多創新和可能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
應用場景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本驅動力,也是牽引低空經濟發展并產生輻射帶動作用的根本要素。在山西交控養護集團交物路橋公司的服務區施工現場正在開展的病害勘察工作就創新引入了RTK無人機航測技術。據養護集團交物路橋公司南部項目部負責人介紹:“傳統人工勘察常面臨高空作業、深坑測量等高風險環境且數據精準度難以保障,RTK無人機航測技術的運用可高效完成車流密集區、深基坑邊坡及復雜地質地帶的勘察任務,大幅減少現場人員投入與作業時間,僅需數小時即可覆蓋大范圍區域,同時通過后期測繪建模分析,病害種類識別與處置面積測算的精準度顯著提高,有效降低了前期排查成本。”
作為高速公路安全防護核心設施,隔離柵的安裝長期依賴傳統吊車或人工搬運。山西交控物流集團物資公司在G20青銀高速呂梁段集中養護工程中,大膽創新,引入大載重工業無人機與智能吊裝系統,通過“精準定位+高效作業”新模式,成功突破地形限制,作業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3倍以上,綜合成本降低20%,實現“零高空風險作業”。物資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采用無人機吊裝技術進行隔離柵安裝,通過AI路徑規劃、多機協同等技術方式,使傳統基建邂逅科技賦能,不僅有效破解復雜地形施工難題與安全難題,還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伴隨低空經濟步入更為迅猛的發展進程,山西交控集團在長期的積累沉淀中,成功搭建起具有多元應用場景的技術體系。山西交控集團負責人指出:“近年來,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大力發展交通關聯新興產業,堅持以高速公路資源為依托,拓展豐富應用場景,先后開展了無人機高速公路資產普查及電子沙盤建設,路網運行監測,橋梁、邊坡、電力巡檢等組建山西交控通航產業基地,深化‘1+3+N’培訓矩陣,在山西數字化交通產業園搭建室內外飛行訓練場、通用航空機場跑道、飛機庫等,在所轄高速公路沿線申請巡檢、應急救援低空空域,為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提供了強大支撐。”
人才培育助力低空經濟穩步發展
在競爭激烈的低空經濟賽道上,首先就要夯實人才根基。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發展迅速,相關領域人才需求也在逐年攀升。業內專家認為,發展低空經濟,實操型“飛手”的培養將為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山西交控集團按照“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將發展低空經濟作為拓展路域經濟增長極,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突破口,結合行業應用場景,創新性打造“三位一體”培育發展模式,構建起“1+3+N”特色培訓矩陣,形成覆蓋全省的無人機人才培育與技術服務網絡。
同時,忻州公司還搭建了全域無人機的服務網絡,以忻州培訓基地為核心,輻射大同、朔州、太原、晉中、呂梁等地域,先后為山西省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交通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朔州公司、中部公司、呂梁南公司、省交通綜合執法忻州支隊、太原支隊等提供定制化無人機培訓服務,為低空經濟業務持續發展儲備充足的專業人才。
今年以來,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已被視為萬億產業的新風口。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要整合內部資源,全面統籌集團現有無人機服務、專業技術人才、低空數據資產等核心資源,通過構建權責清晰、高效協同、市場化運作的經營管理體系,推動低空經濟業務從分散運作向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同時要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區域低空經濟新增長極,為山西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貢獻交控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