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安全的關鍵領域。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擺在首要位置,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實現工業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制定《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2025-202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鋰電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關領域后電子信息制造業年均營收增速達到5%以上。到2026年,預期實現營收規模和出口比例在41個工業大類中保持首位,5個省份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收過萬億,
服務器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國內市場滲透率超過40%,個人計算機、手機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
圍繞上述目標,《行動方案》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促進國內外市場暢通經濟循環,深挖需求潛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方面細化16項具體舉措。
在推動電子整機高端化,提升產品供給水平方面: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面向行業應用和消費場景,統籌專項資源,持續強化電子產品供給水平。促進人工
智能終端邁向更高水平智能創新,推動智能體與終端產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終端智能化分級方法和標準,鼓勵各地推動人工智能終端創新應用。推動手機、個人計算機、家庭網關設備、視聽設備、服務器等整機和零部件迭代升級,持續提升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等計算機外設可靠性,打造新型顯示、智能安防、車載計算、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養老、智慧家庭等新興產品,研發高性能輕量級擴展現實(XR)等新型終端設備,鼓勵創新產品形態、提高質量水平、培育高端品牌。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機裝備供給能力,推動 5G/6G 關鍵器件、芯片、模塊等技術攻關,加強 6G 技術成果儲備。
在優化產業布局,改善產業結構方面:圍繞國家區域戰略布局和重點產業集聚區,因地制宜推動差異化、特色化有序發展,科學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打造一批國際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推動電子信息領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向世界級邁進。落實《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發揮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引導作用,完善產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實施光伏組件、鋰電池產品質量管理,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等文件,強化與投資、金融、安全等政策聯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加快研究以強制性國家標準為基礎的儲能電池產品安全推薦目錄。支持協會商會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加強重點行業監測預警和風險提示,有序調整產業規模。
在培育新業態,強化行業應用賦能方面:圍繞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重點任務,全面發揮電子信息制造業承載和賦能作用,強化千行百業應用牽引,積極培育產業新業態。推進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和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融合建設,面向工業、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領域需求,遴選推廣一批北斗規模應用、先進計算應用、智能體育等典型解決方案。提升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水平,增加智慧健康養老優質終端產品供給。推進人工智能服務器、高效存儲等先進計算系統建設,提升智算云服務水平,賦能科學研究、自動駕駛、生物醫藥等高算力場景。支持汽車電子、海洋電子、航空電子、醫療電子等產業發展,助推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構建基于北斗的精準時空信息服務體系,促進北斗與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低空經濟等領域深度融合。
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強化撬動作用方面:加力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撬動牽引作用,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編制完善產業鏈圖譜,有序推動先進計算、新型顯示、服務器、通信設備、智能硬件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布局。聚焦行業垂直領域場景,切實推動算力轉換為生產力,打造以跨平臺計算框架為核心的計算生態,加快對多體系芯片、多類型軟件、多元化系統的兼容適用,提升產業生態主導地位。加強 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務器、軟硬件協同等攻關力度,開展人工智能芯片與大模型適應性測試。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各地已建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水平,強化服務器、芯片和關鍵模塊的兼容適配。
在加強基礎技術研究,搶占前沿領域高地方面:加強電子信息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強化行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相關領域重點專項,持續支持集成電路、先進計算、未來顯示、新型工業控制系統等領域科技創新。提升協同攻關效率,支持人工智能、先進存儲、三維異構集成芯片、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方向基礎研究。面向光子領域重點環節開展技術攻關,加大對高速光芯片、光電共封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推動光架構與現有電架構體系生態融合。謀篇布局時空信息產業,一體推進衛星定位、導航、授時、遙感、地理信息系統(GIS)、通信、網絡等協同發展,突破多源融合定位、室內外無縫定位、低軌導航增強、自適應抗干擾防欺騙等北斗關鍵技術。加快網絡化、開放化、智能化、協同化的新型工業控制系統和操作系統架構體系研究。加快推動 RISC-V 產業發展,促進產品技術研發、標準體系建設、應用落地和國際化合作。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5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形勢展望》認為,在增量政策的強勁推動下,電子信息制造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隨著新技術、新熱點的加速涌現,電子信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將愈加明顯,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將帶動產業鏈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延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