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研發快訊】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首次牽頭承擔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核技術研發科研項目“液態金屬冷卻快堆關鍵設計分析軟件自主化研發、驗證及應用”順利通過綜合驗收,項目評定結果為“優秀”。驗收專家組對該項目的完成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認可,高度評價了該項目產生的科研成果,并建議團隊繼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更多先進核反應堆的研發設計中加強軟件的應用和迭代升級。
我國已經確立了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略,快堆是關鍵一步,也是國際上公認的第四代反應堆的典型代表,發展快堆對我國核能創新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計算分析技術是堆型研發的重要基礎,相比于傳統壓水堆(熱堆),快堆在中子學、熱工特性以及系統布置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需要研發專門的計算方法和軟件。為此,西安交通大學核工程計算物理實驗室(簡稱NECP團隊)聯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核技術支持中心以及校內反應堆熱工水力團隊、反應堆安全分析團隊等優勢力量,開展了液態金屬冷卻快堆關鍵設計分析軟件自主化研發的集中攻關,并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單位合作,在我國多個快堆型號工程設計與安全分析中對軟件進行持續完善,為我國液態金屬冷卻快堆研發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項目突破了中子光子截面數據制作技術、復雜共振計算技術、精準功率分布計算技術、盒間流模擬技術、自動減方差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6項,形成了液態金屬冷卻快堆計算分析平臺——龍碼系統(Loong System),該系統包含六大核心軟件,即核數據處理軟件LoongATALS、堆芯物理分析軟件LoongSARAX、子通道分析軟件LoongSACOS、系統安全分析軟件LoongNUSOLM、燃料性能分析軟件LoongCALF以及源項屏蔽分析軟件LoongSTARS,滿足液態金屬冷卻快堆設計計算以及安全審評需求。經第三方測試,龍碼系統核心代碼自主率超95%,打破了國際核大國的技術封鎖。
“龍碼”軟件系統
該項目負責人為西安交通大學吳宏春教授,NECP團隊創建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863項目首席專家,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4項。
西安交大核工程計算物理實驗室(Nuclear Engineering ComputationaPhysics Laboratory,簡稱NECP團隊)成立于2004年,負責人為吳宏春教授,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反應堆物理教研小組。NECP實驗室現有教師11名、專職科研人員2名,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150余名。教師團隊中包括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863項目首席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青年人才、國際權威期刊Annals of Nuclear Energy首席主編、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和博士后創新人才等。NECP實驗室圍繞國家在民用核電、軍用核能及未來聚變能等方面重大需求與國際前沿,潛心開展核數據加工、數值方法與軟件研發、先進核反應堆設計、反應堆運行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難題,形成了系統性創新成果,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