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產業】
超聲波探傷儀是一種便攜式工業無損
探傷儀器,它能夠快速、便捷、無損傷、地進行工件內部多種缺陷(裂紋、疏松、氣孔、夾雜等)的檢測、定位、評估和診斷,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電力、石油、化工、管道、鐵路交通等行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日常出行壓力的不斷加大,各地都加快了軌道交通建設,來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如今,軌道交通已經成為當下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為了保證地鐵軌道的安全運行,對鋼軌裂紋等損傷狀況進行檢測就成為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地鐵運行過程中,鋼軌裂紋是極大的安全隱患。為確保地鐵車輛安全運行,地鐵運營部門需要定時對鋼軌進行檢查,這時超聲波探傷儀就成為檢測鋼軌裂紋等損傷情況的一種重要設備。
我國使用超聲波探傷儀對鐵路鋼軌進行探傷始于上世紀50年代,1954年鐵道部首先從瑞士引進了以聲響指示的共振式探傷儀,隨后國內有關科研院所開始進行超聲探傷儀的研制和探傷方法探索。
隨著列車不斷提速,鋼軌探傷密度隨之加大,人工徒步探傷作業的低效率與鋼軌探傷周期、設備質量保障的矛盾日益凸顯。于是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新型雙軌式鋼軌探傷儀被研發出來,用于鐵路鋼軌“體檢”。
3月26日以來,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南陽工務段使用“新智能探傷小助手”,按照日計劃,對安棚至淮源區間的12公里線路進行運行檢測。
正常情況下,鐵路鋼軌“體檢”是依賴小型超聲波探傷儀實現的,需要人工推動行走,不僅對探傷工的專業技能和經驗要求高,作業人員體力消耗也相當大。
據了解,該“新智能探傷小助手”為雙軌式鋼軌探傷儀,其自行行走系統由電池驅動,能承載4名作業人員在機上作業,檢測時運行時速可達15公里/小時。在探傷作業時可對鋼軌傷損可疑部位進行反復檢測;雙軌兩探頭上共擁有18個通道,能對雙軌同時檢測,實現了軌頭、軌腰的全覆蓋。
隨著地鐵交通的建設和發展越發迅猛,雙軌式鋼軌探傷儀對地鐵線路探傷處理,提高探傷質量,減少斷軌事件的發生,確保地鐵線路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計量院,中國測控網,工人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